郑州肿瘤

乳腺癌第二原发恶性风险因素

2022-04-19 13:32:30 来源: 郑州肿瘤 咨询医生

乳腺癌第二原发恶性 风险因素 [标签:url] [标签:科室] 摘要:按对侧 和非 第二原发恶性 进行分层的亚组分析结果相似。 切除与 保留相比、化疗与不化疗相比,第二原发恶性 风险相似。 随着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,第二原发恶性 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。对于癌症存活者,癌症治疗可能引起其他恶性 的担忧日益严重。 研究报告,通过大数据分析,调查了乳腺癌第二原发恶性 的发生率及其相关风险因素。 该嵌套病例对照研究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(NCI)监测流行病学最终结果(SEER)数据库对乳腺癌患者第二原发恶性 发生率及其相关风险因素进行评定。将有第二原发恶性 的乳腺癌患者定义为病例组,将无第二原发恶性 的乳腺癌患者定义为对照组。根据首次原发乳腺癌诊断年份,将病例组与对照组按1∶5的比例进行倾向评分匹配,匹配后1998~2013年共计乳腺癌患者97242例。按年龄组和癌症部位分层的乳腺癌患者第二原发恶性 发生率与普通人群标准化发生率进行比较,通过多因素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第二原发性恶性 的风险因素。 结果,乳腺癌患者与普通人群相比,对所有癌症部位进行校正后,第二原发恶性 的标准化发生率风险高12.94倍(P<0.001)并且与年龄成反比。第二原发恶性 风险与以下人口统计学和临床因素显著相关: 年龄(40~59岁、60~79岁、≥80岁与18~39岁相比,风险分别高33%、139%、184%) 种族(黑人与白人相比,风险高12%) 病理(乳腺小叶癌与乳腺导管癌相比,风险高15%) 放疗(放疗与否相比,风险高33%) 婚姻(已婚与单身相比,风险低12%) 受体(雌激素受体阳性与阴性相比,风险低15%) 按对侧 和非 第二原发恶性 进行分层的亚组分析结果相似。 切除与 保留相比、化疗与不化疗相比,第二原发恶性 风险相似。 因此,该研究结果表明,除了年龄、种族、病理、婚姻、雌激素受体等无法改变的因素,放疗患者第二原发恶性 发生风险显著增加,故有必要谨慎管理放疗剂量,以尽可能减少风险。
TAG: